4月28下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10《人物·故事》栏目播出《 破译岩层密码·殷鸿福》,该片主要介绍了殷鸿福院士作为地层古生物学家,经过几十年的研究,提出用牙形石替代耳菊石作为地层分界的标志化石,并将全球二叠系-三叠系交界的地层确定在长兴煤山的过程。 殷鸿福院士是确立保护区“大金钉子”,即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的重要专家之一,上世纪70年代开始,殷院士便开始开展二叠-三叠系界线的研究,系统总结中国及东亚的三叠系地层。1993年,殷院士当选为国际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工作组组长,并确定浙江长兴煤山为首选界线层型候选剖面,2001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确立长兴为全球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层型(金钉子)确立地。 2019年,保护区与殷鸿福院士共建了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工作站的平台,殷院士在保护区的建设、科普、发展、提升等规划中给予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沈树忠、殷鸿福、陈旭等23位院士联名建议“建立煤山金钉子地球科学馆”,希望在煤山金钉子保护区打造一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普馆和国内外地球科学家学术交流中心,目前该项目已在稳步推进中。
图为:殷鸿福院士在保护区会议室开展科普报告
图为:殷鸿福院士在保护向当地小学学生讲述金钉子
图为:殷鸿福院士(左)与潘永信院士交流煤山金钉子 
图为:保护区分管领导与殷鸿福院士签约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
|